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栏目 >平安综治

【新时代“枫桥经验”河南实践】许昌市:“四下基层”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4-10 15:39     (点击数: 197)

来源: 河南长安网

许昌市:

“四下基层”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许昌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推进“三零”创建,在全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基础上,提出“联乡帮村”工作思路,扎实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动员市、县两级帮联干部赴联系的企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接访下访,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把干部派到群众家门口

“房子修得好,咋还有错了?”家住许昌禹州市鸠山镇楼院村的耿彩虹满腹委屈,对帮联干部许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高尚志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

原来,楼院村位于附近煤矿的采空区,全村曾出现地基下陷、房屋开裂等问题的村民获得了相应赔偿,而耿彩虹家虽然地基下陷,却因为房子坚固,没出现裂纹,煤矿拒绝赔偿。

“地基下陷房子已经没法住了,要是因为没开裂就不赔偿,人家心里咋能服气?”高尚志下定决心,既然来了,那就不能回避问题。

高尚志带着村干部,一次次到附近煤矿走访沟通,最终针对耿彩虹这种情况,协商制定了特定赔偿标准,也为周边数起类似纠纷化解,起到示范作用。

今年以来,许昌市在持续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基础上,建立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接访下访工作机制,选派覆盖市、县、乡三级5000多名帮联干部,与企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一对一”进行帮联。各级帮联干部深入联系点,与企业围在一张桌子上、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

“群众的事,再小也要有人管。”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说,“我们搞‘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接访下访’,就是要把干部派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排忧解难。”

把实事办在百姓心坎上

寺门社区位于许昌市襄城县的城乡接合部,G234国道穿村而过。这里交通便利,还有号称“中州第一禅林”的乾明寺,村里很多人趁势搞起了餐饮、休闲娱乐、汽车运输,寺门社区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社区。

然而,交通安全问题随之而来。

“国道上大车多,穿村而过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寺门社区党支部书记薛四说,交通安全曾是居民最头疼的事。

深入了解情况后,帮联该社区的许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屈军兆带领村干部,联合襄城县交警大队民警开展现场排查、科学论证,先后整治交通风险隐患点12处,并向上级申请资金,为当地加装完善交通护栏、减速带,黄闪警示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同时,合理调整县交警大队的执勤安排,对寺门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加大了执勤力度。

寺门社区的交通安全治理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县交通民警还定期为村民做交通安全讲座、开展交通隐患排查,助力寺门社区成功创建为省级交通安全示范村。

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各级帮联干部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至目前,各级帮联干部已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900余个。同时,针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结情况,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企业和乡村群众对帮联工作满意度达到98%以上。

把担当落在为民实践中

禹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制品产业园已入驻发制品企业72家,部分发制品企业通过市发制品行业协会,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供热压力不足、污水排放难”等问题。

禹州市发改委帮联干部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了解情况,安排人员分别到市热力公司、部分发制品公司进行调研,听取企业诉求,会同市产业集聚区、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组织发制品行业协会和14家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查找问题根源,寻找有效解决途径。

经过充分论证,市发改委与产业集聚区、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发制品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共同制订了解决方案。

通过对进入企业的供热管网进行技术改造,企业自行投资建设应急热源,重新规划管线等办法,彻底解决了困扰发制品企业的供热和污水排放问题。

在工作中,各级帮联干部切实发挥好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机制的优势,积极联系企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共同对问题诉求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凝聚合力,解决问题诉求。今年以来,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市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办公室统筹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研判会等15次,共同帮助化解企业和乡村疑难问题19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