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栏目 >文明单位

角色·爱心篇|人生角色各异 爱心亮色相同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3-21 11:44     (点击数: 996)


(左:张小丽在郑州街头卖唱。右:张小丽的养女张雨新卧病在床。资料图片)

  继父郑州街头为女筹款治病
  女儿身患重病,父亲怎么办?鄢陵男子张小丽面对身患重病的继女张雨新,决定“砸锅卖铁也要给她治病”。为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治疗,他向女儿的亲生父亲承诺:只要女儿的亲生父亲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女儿康复后即便回到生父身边,他也无怨无悔。
  “3个多月,花了近30万元,自费部分粗略算下来近15万元。医生说,年前是骨髓移植的最佳期,我哪儿能坐在医院里等?”从2018年1月起,张小丽除了照顾女儿外,跑到郑州市二七广场附近唱歌筹款……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很多人会驻足解囊。
  记者感悟:继父之爱也如山
  虽然孩子不是张小丽亲生的,但他砸锅卖铁也要给她治病。他先做的是筹钱,然后督促孩子的生父为孩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继父之爱,同样如山。
  一篇稿件可以推动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报道发出后,许昌的很多读者扫描文章所附的二维码捐款,让爱心汇聚成河。现在,孩子身体状况良好。(许昌晨报 记者 孙学涛)
  古稀老人急寻新时代“雷锋”
  70岁的市民吴新民通过《许昌晨报》寻找一位曾经热心帮助过自己的小伙子,称赞他“就像新时代的‘雷锋’!”本报随后报道了事情经过和老人寻找热心小伙子的诉求。这位小伙子的父亲看到报纸后,与记者取得了联系:“老人要找的人正是我儿子宋东洋。”
  27岁的宋东洋是建安区椹涧乡时庄小学的语文教师。2017年12月12日上午,70岁的市民吴新民乘公交车时,带着亲戚送的一袋30多公斤重的胡萝卜。宋东洋看到老人提重物不方便,主动帮助老人乘车,还扛着胡萝卜把老人送回家,做好事不留名。
  记者感悟:他为年轻人树榜样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被施助者和受助者的真诚和友善深深打动。“老人跌倒扶不扶”“公交车上让不让座”曾一度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考题”。宋东洋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满分答案,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2000多年前孟子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如今,这种和谐美好的场面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许昌晨报 记者 张莉莉)


(经营免费爱心粥供应点的郭国申收到书法爱好者送来的作品《爱》。资料图片由记者王志鹏提供)

  老夫妻让大家喝上暖心粥
  2018年1月14日,市区湖滨路的环卫工李宝六联系晨报,说在榆柳街与市场后街交叉口有一家免费爱心粥供应点。每天早上,他都可以到这里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暖身又暖心的粥。免费爱心粥供应点由60多岁的郭国申、李梅莲夫妇经营,平均每天早上供应130多人就餐。两人是建安区五女店镇的农民,在子女的鼓励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开了这个公益性质的免费爱心粥供应点。郭国申说:“我会和老伴儿一直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记者感悟:地方虽小却闪耀着爱心的光芒
  虽时隔近一年,但初见郭国申和李梅莲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当天早上,两人刚刷完碗,蜷缩着坐在没有暖气的店里,用一个电暖器取暖。因为刷碗用的是冷水,两人的手被冻得通红。
  采访中,两位老人讲得最多的是无偿捐助、自愿帮忙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以及想帮助更多人的愿望,对自己的辛苦则很少提及。他们对公益事业的执着和坚持,让记者既钦佩又感动。在记者看来,这个爱心粥供应点虽小,却源源不断地会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散发着爱与善良的力量和光芒。(许昌晨报 记者 王志鹏)


(张二鹏、吴艳红夫妻俩展示家里的无偿献血光荣证。资料图片由记者张莉莉提供)

  许昌一对夫妻有47本献血证
  张二鹏、吴艳红是普通工薪阶层,也是目前我市献血量最多的一对夫妻。他们家保存着47本无偿献血证、7本无偿献血荣誉证书(6本国家级、1本市级)和一个奖杯。市中心血站统计数据显示,19年来,这对夫妇已经累计献血201次,献血总量达80200毫升,相当于16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
  在夫妻俩的带动下,他们的女儿、哥哥、嫂嫂及所在小区的不少熟人也成了无偿献血者。二人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们要一直捐献到国家规定的60周岁为止,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作奉献。”
  记者感悟:大爱夫妻,用自己的方式救人
  他们只是一对普通工人,却有着高尚的情操。
  夫妻俩说:“既然无偿献血无损健康,又可以救人利己,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呢?就这样,我们坚持了下来。”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张二鹏、吴艳红夫妻长期坚持做公益,用自己的方式挽救危重患者。(许昌晨报 记者 张莉莉)
  面对遇险老人,他们伸手相助
  3月21日早上,“平安许昌”微博转发的一条“梨视频”被新浪微博网友纷纷转发、点赞。视频显示,一个老人在市区建设铁路桥的机动车道上推着一辆老年幸福车慢慢行走。这时,一名民警从一辆警车上下来。这名民警上前一手搀扶着老人,一手推着小车,护送老人过马路。同时,警车上的民警驾驶车辆跟在后面,为他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直至把老人安全护送到路边。
  3月19日中午,市民谌彤从市区建安大道市政府门前经过时,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躺在北侧机动车道上。正在这时,一辆已经避让的车在红绿灯处左转后,拐了回来,停在老人东侧,为老人筑起一道“安全墙”。然后,一名戴眼镜的小伙子从车上下来,对老人嘘寒问暖,并拨打了110、120。小伙子叫田永杰,今年26岁,许昌本地人,在阔达装饰公司任设计师。
  记者感悟:有一种文明叫为他人着想
  他们的行为虽然不能惊天动地,但实实在在地给当事人带来了安全和方便。
  城市文明,当然包括各种完备的硬件设施。但归根结底,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是为人服务的。在一个城市住得舒服不舒服,关键还是看这个城市有没有人情味。“舒服”的“舒”,拆开了就是“舍得给予”。在这里,我想诠释的主题是——有一种文明叫为他人着想。(许昌晨报 记者 孙学涛)


(徐鸿恩竭力将被撞弯的护栏扳直。资料图片由记者孙学涛提供)

  风雨中,七旬老人用力扳直护栏
  9月18日上午,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天宝路与文峰路交叉口,原先笔直的护栏呈3道弯状造成快车道“肠梗阻”,原先被护栏隔离出来的慢车道无法行车。记者看到一名老人正在用铁锹柄艰难地撬动扭曲的护栏,试图把护栏扳直。见此情景,记者带着相机回到老人身边。老人用铁锹柄击打了几下,最大限度地让其归位。“行啦!汽车和电动车都能过了,不危险了。”老人徐鸿恩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
  记者感悟: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这篇稿件,是我在街上遇到的现场新闻。上前拍照后,记者没有问那么多,先帮助老人把护栏整好,快结束的时候,一边干一边采访。
  他很平凡,但如同很多平凡人一样。他的行为首先感动了我:事情并不关己,但自己看到了,为了他人方便,就要下手去干。这是很多平凡人的本性。(许昌晨报 记者 孙学涛)